小時候,看過一篇文章,內容描述一名念小學的女孩兒,每日都第一個到校,第一個到教室,等待一天的開始。她的同學途中碰到她,問她為什麽每日都那麽早到校,她帶著靦腆的笑臉,回答了這個問題。 原來,她學習成績不怎樣,長相也普通,在家中排行中心,她從來不知“第一名”的滋味是什麽。某次,她發現當她第一個到達教室時,竟意外地得到一種類似“第一名”的喜悅。她很快樂,也有了期待。 她一麵走著,一麵向同學袒露心中的小秘密,周身散收回一股期待及喜悅的光芒。接近教室的時候,她心中甚至升起了一種不小的興奮和快感……不料,她的同學一個箭步往前跨已往,推開了教室門,“第一個”衝了出來,然後轉頭望著,露出勝利的微笑。她的光芒頓時隱去,她的心隱約發痛。她忍住淚水,脫口一句:“第一,是我的,你怎麽可以……”她說不出下麵的話,說不出來了,她連這個“第一”也失去了。 忘了是在幾歲時看的這篇文章,隻記妥事先能感受小女孩兒的心情,因為我也是個始終與“第一名”無緣的人,甚至,因為配百口裏大人出門時間,連嚐嚐“第一個”到學校的滋味都沒有機會。 長大了,更深刻體會到“第一名”其實已幻化成色彩斑斕的翅膀,在不同的領域中現身:有人在學業中爭第一;有人在工作中搶頭榜,甚至另有人總纏著戀人,一聲一句地問:“我是不是你最終愛的人?” 記得一回,朋友慧曾經心痛地對我說,她沒有辦法同時擁有兩個好朋友,因為在同一個空間中,她隻能有一個最愛,因此,她常常麵臨抉擇的痛苦,而不知如何去安置兩份並列的感情。 乍聽之下,也許有人會認為,她指的是異性的戀情,隻可惜,真實的狀況是,縱然是同性的友情,也一樣令她為難。 我另一個朋友林,卻全然是另一個樣:熱力四射,才華橫溢,常常是社團中令人注目的熱點,熟悉林的人險些都可以感受到他熱情的付出。跟年輕朋友通信,是撫慰年少輕易受創的心;自動眷注周遭友人,更是希望在冷漠疏離的生存空間中,注入一絲愛與暖意。 最近,得知他交了女朋友,我忍不住揶揄他:“那現在我在你心中排第幾呀?”他想也不想,便答:“第一。”我非常不相信地看著他,再問一次:“怎麽可能!少騙人了。”他狡黠地一笑,然後說:“當然排第一,另起一行而已。” 我笑彎了腰,不知該怪他的狡黠,依然佩服他的機警。的確,在各行各列中,每個人都期望得到第一。其實要拿到第一也輕易,就看你願不願意換個角色來看,隻要“另起一行”,每個人就都是第一了,而這個世界,自然少了許多莫名的紛爭。這不也很好嗎?

作者:鄧健泓